家庭家族史

描述

钮家的家庭家族史。

刘伯温为何要掘钮氏祖墓

《夫椒钮氏家乘》载:“昔明太祖定鼎金陵,诚意伯刘公相钮氏祖墓,掘其三塚。”钮氏祖墓位于无锡马山(古称夫椒)雁门(和平村),建有庵园及祠堂,明初所记载的庵园是:计山56亩有奇,周围石墙正中三叠,两旁昭穆以次分葬,前有台容十席,青石围之下旷地6亩,仆碑、荒碑、华表、断柱纵横,左右竹木松梓,犹竞秀争荣。钮氏始祖,春秋吴国从卫骑都尉钮宣义就长眠于庵园。
据家谱记载,元末夫椒钮氏由两位驻守太湖的大将,三世钮应泽、四世钮汉的武装都先后归顺朱元璋,之后钮应泽随赵馘出征北方中原履立功勋,钮汉被朱元璋以功特敕其为池州府知府。按现代人的理解,刘基不应该对朱元璋手下的大臣掘其祖墓,掘别人家的祖墓,历来被中国人视为是奇耻大辱。那么,刘伯温为什么还要挖钮氏的祖墓呢?
相传,中国有三大龙脉(见后图),分别是北龙、中龙、南龙,据说当年秦始皇为独享中龙,破坏了南、北两条龙脉。而其中的中龙,西起昆仑山,向东延伸经秦岭、大别山,转到太湖入海。而庵园所在地,就是龙头的位置。在没有围湖造地之前,龙头左右都是太湖,因此这是一条厉害的饮水龙!刘伯温怕夫椒钮氏出人才,与朱家争天下,就掘了其中三位主要钮氏的墓,破其绝佳风水。
根据刘基的《晨诣祥符寺》这首诗,说明刘基在元末明初确实到过现在的无锡马山。“祥符寺”即为现在马山的祥符禅寺,该首诗的创作年代为明初,经查“禅寺”在明洪武二年(公元1371年)进行过重修。作为朱元璋手下的风水大师刘伯温,他来到马山肯定要对马山的风水进行考察。由于钮氏是马山最早的世族,历史上出现过“五侯一伯,一后一妃”,与岳飞家有姻联关系,其三子岳霖配钮氏为妻,封助德夫人,并有岳飞题《钮氏家乘》,而面临太湖的钮氏庵园,其面积达4万平方米犹如一座较大规模的陵园。据马山钮氏老人回忆,解放前他们在庵园还曾看到过朱元璋的死敌“吴王张士诚”的钮氏妃子的墓碑。为了确保朱元璋刚打下的江山,诚意伯刘伯温“相钮氏祖墓,掘其三塚”。
自从祖墓被掘,在马山的夫椒钮氏开始衰落,纷纷离开,迁居武进周桥、常州、宜兴、江阴和溧阳等地。
《晨诣祥符寺》明/刘基
上马鸡始鸣,入寺钟未歇。草际起微霭,林端淡斜月。
僧房湛幽寂,假寐待明发。松径断无人,经声在清樾。
刘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5月16日),字伯温,浙江青田人,元末明初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明朝开国元勋,帮朱元璋制订了“先灭陈友谅,再灭张士诚,然后北向中原,一统天下”的战略方针,洪武三年(1370年),封诚意伯。
夫椒化龙巷钮氏二十三世裔孙钮永定
二0二0年五月二十七日

常 州 化 龙 巷 钮 氏 的 兴 衰

        常州化龙巷钮氏属于《夫椒(马山)钮氏》的一个分支,迁始祖七世钮全大约在明代1450年从无锡马山迁居常州,根据家谱的记载,祖上太学生(最高学府)和庠生学历不少,属于读书人家,做官大多是芝麻官,只有二位官至五品。 谱中还记载:十世钮良瑞:郡庠生,六举乡饮大宾,寿78岁;十一世钮 沂:邑庠生,举乡饮大宾,生卒(1521-1606年),寿86岁。

        什么叫乡饮大宾?乡饮是古代一种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。一般乡饮都选德高望重长者数人为乡饮宾,与当地官吏一起主持此活动。“乡饮宾”制度是旧时一项尊贤养老、宴饮欢聚的隆重制度。“乡饮大宾”一般由皇帝钦命授予。而化龙巷钮氏做了七年的乡饮大宾,由此可见当时的钮氏在当地有着很高的社会声望和地位。

我的钮氏家族史--孟城钮氏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 的 钮 氏 家 族 史

     一、父亲生前遗言

       我--钮燮鸿、字锦高、又兆嵩,出生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初三日,有祖父明顺公(钮仲详生于1860年,娶丹邑儒里太学生朱公业隆长女)在武进孟河开了商店,经营桐油、茶叶、油漆等;父亲云生公(钮文龙生于1884年,娶孟河四大名医--清封四品衔侯补道大总统题额《博施济众》,丁公甘仁胞姪女丁玉琴)在上海经营出口铜工艺品;叔父金生公(钮文虎生于1889年,卒于光绪)在上海花边厂任会计;大姑母出嫁丹阳蔡家未生育;小姑母出嫁昆山邹家。祖父在孟河买了五进住房共十七间,当时是小康之家,义父是武进知府巢镜深(武进县临时县长见附后),为我取名兆嵩。

        大姐钮霞青,大姐夫张庚贵(常州),外甥张连官、张连生、张连灿、张连正、张玉如、张玉仙、张玉凤;二姐钮霞芬,二姐夫张亚良(上海),外甥张梅英、张梅君、张炳坤、张炳华、张炳荣;三姐钮霞芳,三姐夫秦炳炎(无锡),外甥秦惠英、秦明坤、秦明荣。昆山表兄松云、玉林、瑞林。抗日期间与大姐夫、二姐夫三家从孟河逃难去泰兴。